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

創造自己的價值 - 吳若權專欄

-吳若權專欄

  我們所創造的必須是別人可用的價值,而不是自私自利、或自吹自誇的價值。所有我們學會的好處、發揮的長才,都必須轉化為別人的利益,價值才有真正恆久的意義。

  媒體的競爭非常激烈,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變動也就跟著波濤洶湧。擔任編輯採訪工作的她,沒有被高薪挖角。老闆雖然熱情慰留,但也相對地給予壓力:「從現在起,每個星期公佈寫稿見報字數,排名最末的幾位,要自己當心了。」

  接獲這樣的消息,她不得不比從前更積極,挖空心思構想各種採訪報導的題材,希望自己寫的每篇稿件,都能被老編看上而見報。「否則,我可能會丟掉飯碗。」她焦急地告訴我。

  經濟景氣不好,不但消費需求呈現兩極化的趨勢,高級精品和路邊攤的商品比較受歡迎,連工作需求也有兩極化的現象──炙手可熱的人才,大家搶著要;生產效率不佳的同仁,卻個個飯碗不保。

 

.五種策略,循序漸進地創造自己的價值

  這種時機,更突顯「價值」的重要性。工作價值很高的人才,手邊可能還有幾份工作可挑;工作價值偏低的職員,一旦失業後可能連一個只求溫飽的工作都找不到。所以,成敗的關鍵聚焦在「價值」。如何創造自己的價值,就成為個人生涯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能。

  只要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,根本不怕被公司辭退;反而是公司很怕你不做了,千方百計要留住你,不,應該說是留住你的價值。如何創造自己的價值?依層次不同,有五種策略,可以逐步達成:

  第一層策略:增加「數量」的價值

 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。願意以加倍的努力,在同樣的時間內,增加自己的生產力。或樂意以雙倍的時間,提供雙倍的生產力,但不增加成本。

  例如:有一位同事離職了,你主動告知老闆:「不用再找人了,我願意領一份薪水,做兩人份的工作。」如果你真的接下兩人份的工作,而且做得很好,根本毋需擔心失去工作或無法加薪。很顯然地,那些只能「領一份薪水、做一份差事」的人,都可能會被你這種人取代。

 

  第二層策略:建立「專業」的價值

  「一份耕耘;一份收穫!」固然令別人尊敬。但畢竟只是以「疲勞」換「苦勞」、卻不見得能夠建立「功勞」的低階策略。「水往低處流;人往高處爬。」如果你不甘心停留在數量價值的層次,就必須努力建立自己專業的價值。

  除了基本學經歷之外,每個行業都有它專業的訣竅。它是一種能力,但卻以「直覺」的方式表現。以我從事的行銷企劃工作來說好了,一句廣告文案好不好、有沒有銷售力,嗅一嗅就知道。拆開來分析,當然有所謂「消費利益點」「獨特競爭優勢」「生活經驗共鳴」……等,這些都是專業。再以廚師的例子來說,一道菜燒得好不好吃,除了按照食譜指導之外,臨場的經驗和判斷,以及實際操作時火侯的控制,都是很專業的知識。

  一般而言,在同一崗位工作半年之後,就應該摸清楚這種訣竅了。如果沒有,表示你還不能掌握工作的要領。如果你想迎頭趕上,或想要縮短建立專業價值的時間,建議你多認真地用功研讀相關資訊,並且向前輩請教。

 

  第三層策略:表現「態度」的價值

  專業很重要,但有了專業之後,態度就顯得更重要了。因為接洽公事之需,我經常有機會打電話到不同企業的「櫃檯總機」或「顧客服務部門」,每次都會聽見話筒傳來既專業又制式地問候語:「這裡是某某公司的某某部門,你好!敝姓某,很高興為您服務!」

  有時候,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在跟機器語音說話,或全世界的電話服務人員是不是都上了同一堂課。為什麼他們的語調都幾乎一樣,而且說實在的,十有八九,我都聽不清楚對方究竟在「唸」些什麼。

  這種執行工作的方式,說專業是夠專業了,但態度不誠懇,讓他的專業打了大的折扣,反而變成不專業了。很多人都擁有很棒的專業,卻不知不覺讓不誠懇的態度讓自己的專業扣分,卻全然不自覺。其實,這是自欺欺人,態度不好,很容易被感覺出來。

  第四層策略:展出「可見」的價值
  習慣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,若在職場上不得志,常常抱怨:「我就是不會作秀!」其實,適當地展出自己的價值,並非作秀,而是要讓自己真正的價值被看見。在適當的時機、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展現;而不小題大作、虛張聲勢。

  例如:每一週或每個月以書面方式,呈出自己的工作報告給主管過目,並說明自己的貢獻對公司的業績或服務,產生哪些直接或間接、有形或無形的效益。行政性質的工作,則可強調作業流程的順暢或降低成本的影響。

 

  第五層策略:彰顯「可用」的價值

  除了有形的價值之外,有些無形的價值,只要能被具體彰顯,也很動人。暢銷天后作家吳淡如分享的「買魚送快樂」就是個散發無形價值的成功案例。位於美國西雅圖的魚市場(Seattle's Pike Place Fish Market),工人們總是面帶笑容、合作無間,將冰凍的魚傳遞在空中飛來飛去,還會一起高聲唱和:「啊,五條鱈魚飛往明尼蘇達去了。」他們個個身手不凡,創造快樂的氣氛,吸引人們來此消費,因此而業績長紅。

  由此可知,價值要被看見、被接受、甚至被感謝,最更重要的是──符合對方所需。簡單地說,我們所創造的必須是別人可用的價值,而不是自私自利、或自吹自誇的價值。倘若流於孤芳自賞,再好的能力都失去用武之地。所有我們學會的好處、發揮的長才,都必須轉化為別人的利益,價值才有真正恆久的意義。


資料來源:Career就業情報
http://career11.mac.nthu.edu.tw/job/freshman/1059445673-2448.htm
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尊重生命-網載

【尊重命運】 勿空:師父,昨天我跟一個朋友聊天,聊到後來很不愉快,他非說我不尊重他,可我沒有啊? 無師:你是不是又在給人家「指點迷津」啊? 勿空:我是看到他有很多問題,他自己又看不到,才幫他指出來而已,真不知道哪裡不尊重了。 無師:你沒有尊重他的命運! 勿空:啥?尊重命運是指什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