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人可能不認識 "洗腎" 為何物,甚至有人認為 "洗腎" 即是把腎臟拿出來 洗一洗,再裝回去就行了; "洗腎" 亦指重度腎衰竭者,需長期靠洗腎(透析機器) 來維持生命;而 "洗腎" 亦分為腹膜透析、瘻管(血液)透析──
腹膜透析,即是在腹膜 (肚臍附近) 開刀裝上如吸管般大小的引流管,將肚子 內多餘的水份及少部份的毒素,借著機器引流出;腹膜透析亦分兩種,一種大約 4個小時換一次藥水,一天大約換個 4至6 次,每次約10分鐘;另一種是8個小時,是指自行在家洗(換)晚上睡前開始至白天,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不同的是不須每隔二~三天至醫院接受治療,但仍須定期至醫院複檢,當然這些細微的步驟,是指能自行處理或家屬協助。
瘻管 (血液) 透析,即是用自己的血管 (自體瘻管),但由於必須配合各方面的因素,及透析針比捐血的針管還大,所以必須開刀將動、靜脈血管連接在一起形成粗大的血管 (外表呈隆起狀亦有脈博血液流速的聲音),即成為洗腎患者的第二心臟,不宜過度加壓施重。麻煩的是,必須每隔二~三天至醫院接受治療,每次4個小時 (正常),將身上無法正常代謝出之毒素、體液排出。年紀大者,或是血管狀況不好,醫師會替它們做 "人工血管"(指在手臂上開刀裝上一條迴路)以方便透析。
而所謂的 "急洗" 是指靜脈插管,在頸部或鼠蹊部粗大靜脈處;當患者毒素高到一定程度時(身體狀況無法負荷時),並未做成瘻管或瘻管壞死時,以暫時方式急洗,不用拔管可放置一星期或一個月之久。
血液透析患者與腹膜透析患者不同的是──前者至醫院接受完治療後則可自由活動,但須固定時間至醫院報到如星期一、三、五或二、四、六,而透析時間及次數長短需由醫師們評估;後者不需這樣麻煩,可自行處理藥水置換外,亦較不傷體力,甚至可到處去旅遊,但須365天在肚皮貼上膠布,環境因素是考量的重點。
因此通常接受治療後的患者,通常比較虛弱(宛如跑完操場10圈),倘若伴隨著貧血及血糖變化或有其他疾病者,更是雪上加霜~當然囉!兩者的併發症及後遺症更是不在話下~
so~各位看官們,瞭了以後更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哦~
---摘錄於 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台長:sakula 2004. 05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