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

終生洗腎 依然可享有正常生活!

傳說中慢性腎衰竭:若終生洗腎,依然可享有正常生活!
文/台中縣童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簡孝文人體肌肉中有「肌酸」這種物質,它在脫水後變成「肌酸酐」,由腎臟統籌整理,最後經尿液排到體外,使血中機酸酐的濃度能維持在零點六至一點四(毫克/每百毫升),如果抽血數值偏高,表示廢物排不乾淨,腎臟機能不好。
此外,收集二十四小時的小便,並做血液和尿液分析,再代入公式,即可得到「肌酸酐廓清率」,這是更詳細的腎功能報告,平均約一百至一百二十(毫升/每分鐘),要是算出來的數值減少,表示腎臟功能變差。
如果經腎臟科主治醫師診斷為「慢性腎衰竭合併尿毒症」,表示腎功能已經逐漸壞到極點,必須靠終生規則的透析(洗腎)來維持生命。因為長期洗腎的費用很昂貴,而且都是由國家支付,惟健保局嚴格把關,要通過層層的審核才能讓病患取得重大傷病卡。
根據健保局的規定,連續三至四個月肌酸酐超過八,或是肌酸酐廓清率低於五,而且超音波發現兩顆腎臟都萎縮,符合以上所有條件的患者最有可能拿到政府的全額補助。所以至少要有三到四次的抽血,一次全天的小便收集,再加上腎臟超音波,資料才算齊全。
雖說政府規定如此,但有許多尿毒症患者卻因種種因素延誤了開始洗腎的黃金時機,甚至肌酸酐高達二十以上還不肯接受正規治療,以致尿毒素和多餘的水分無法排出去,堆在體內,等於是把五臟六腑都泡在污水中,身體怎麼可能不壞掉?
坊間傳言一洗腎就會死亡,其實是身體狀況已經很差時才勉強同意洗腎,當然風險很高。目前台灣已經有腎友存活超過二十五年,而且還在開計程車或能照顧小孩等例子。這證實只要洗腎品質優良,患者仍可回歸社會。
有些腎衰竭屬於急性的變化,兩顆腎臟大小正常為其最重要的特徵,對於這些患者只要把原本的病治好,即使需要洗腎也是一到二週就可以恢復正常,自此不用再洗腎。
民間傳說:洗腎就要洗一輩子,事實上慢性腎衰竭才要終生透析,急性腎竭則不用如此。
慢性腎衰竭合併尿毒症必須終生接受透析,看起來似乎很悲觀,但若從別的角度思考就非如此,因為身體的其他重要器官一旦功能不好,便可能需要終生臥床,無法藉由現行醫療技術來恢復正常生活。所以,一位阿嬤就算她是洗腎患者,仍可能看到孫子長大成人,一位父親即使他接受透析,也有機會扶養孩子到成家立業。
尿毒症並不是生命的終點,而是另一種生活的起點,只要患者能配合醫師的診斷和透析治療,依然可以享受生命,體驗生活。
註:原文刊於中華民國91年8月25日 自由時報健康版 2006-02-07
[http://www.webhospital.org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12439&category=醫藥疾病&type=
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尊重生命-網載

【尊重命運】 勿空:師父,昨天我跟一個朋友聊天,聊到後來很不愉快,他非說我不尊重他,可我沒有啊? 無師:你是不是又在給人家「指點迷津」啊? 勿空:我是看到他有很多問題,他自己又看不到,才幫他指出來而已,真不知道哪裡不尊重了。 無師:你沒有尊重他的命運! 勿空:啥?尊重命運是指什麼...